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專業(yè)17篇)

字號:

    總結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標。寫總結之前要進行多次修改和潤色,確保文筆流暢、條理清晰,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意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一
    1、能正確認讀“寬、蝦”等12個生字。會按筆順正確書寫“貝、原”等6個字。
    2、會用“那么。那么?!闭f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通過朗讀,使學生感悟家鄉(xiāng)的美,從而受到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教育。
    5、在老師指導下,結合想像,畫自己的家鄉(xiāng),并能介紹給大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通過朗讀課文,體味家鄉(xiāng)之美,感悟愛鄉(xiāng)之情。
    難點:抓住重點詞語“那么。那么。”反復朗讀,感悟體會文中贊美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之情。
    一、導入。
    1、揭題。出示填空()的家鄉(xiāng),板題《畫家鄉(xiāng)》,引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談話。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如果讓你畫一畫你的家鄉(xiāng),你想畫些什么?課文中的幾位小朋友也都畫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們畫了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內容,自主學習。
    1、讀文畫出生字,想辦法讀正確。
    3、匯報(匯報識字讀文情況,鞏固學習成果。)。
    (1)、利用生字卡片指讀生字,新詞。
    (2)、去掉拼音,點名讀,齊讀。
    (3)、四人小組,交流識字經(jīng)驗,互相檢測,互助學習。
    4、朗讀(選讀課文,促進理解,感悟。)。
    (1)、假想自己就是其的一個小朋友,把自己描寫家鄉(xiāng)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2)、學生選讀段落進行自由練習。
    (3)、指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學生體會課文感情進行朗讀。
    三、寫字(分散寫字任務,落實寫字要求,培養(yǎng)寫字習慣。)。
    1、出示“我會寫”中的四個生字?!柏悺⒃?、男、愛”。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字的特點。
    2、選擇不好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強調注意事項。
    3、學生自由練寫,展示評價。
    一、導入。
    1、以指名讀全文的形式進入新的學習。
    二、朗讀感悟。
    1、你認為,文中的幾位小朋友,誰的家鄉(xiāng)最美?讀書畫出相關的語句,誦讀理解。
    2、品讀自己喜歡的語句。適時抓住“那么……那么……”引導學生說話。
    3、在全班的范圍內交流讀書的感受。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悟。
    4、試著把自己喜歡的語句記下來。
    三、擴展。
    1、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讀后你想說些什么?
    2、在組織學生暢談想法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想象構思,畫自己的家鄉(xiāng)。
    3、結合著自己的畫,當個小解說員,把自己畫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
    四、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蝦、跑”,指導學生觀察,教師強調書寫上的注意事項。
    2、自由練寫,教師巡視,組織學生互相評價。
    五、練習。
    連一連。
    濤濤的家鄉(xiāng)城市一望無際。
    青青的家鄉(xiāng)草原山清水秀。
    平平的家鄉(xiāng)山里波濤滾滾。
    山山的家鄉(xiāng)海邊駿馬奔騰。
    京京的家鄉(xiāng)平原高樓大廈。
    我會選字組詞:
    原園圓。
    公()平()園()()圈。
    鄉(xiāng)香。
    ()村花()家()()氣。
    附板書:
    濤濤海邊那么藍,那么寬。
    山山山里那么高,那么清。
    平平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寬廣熱愛家鄉(xiāng)。
    青青草原一眼望不到邊。
    京京城市那么美。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二
    1、通過多種實踐活動,明確我的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了解家鄉(xiāng)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感受家鄉(xiāng)的美好。
    2、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親近家鄉(xiāng)的情感。在生活中,愛護家鄉(xiāng)環(huán)境。
    【教學重點】。
    1、了解我的家鄉(xiāng),感受家鄉(xiāng)自然與人文之美。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享發(fā)現(xiàn)的美,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
    【教學難點】。
    真切的體驗家鄉(xiāng)之美,由衷的熱愛家鄉(xiāng),更愿意創(chuàng)建家鄉(xiāng)的美麗。
    第一課時。
    1、課前準備:每個同學準備一張關于家鄉(xiāng)風景的照片,想一想準備怎樣介紹自己家。
    鄉(xiāng)的山和水。
    2、教師講述: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家鄉(xiāng)。這是老師的家鄉(xiāng)。
    (出示照片),我的家鄉(xiāng)一年四季綠樹成蔭,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3、分享:學生描述自己眼中的家鄉(xiāng),與同學分享。
    (1)提示學生可以采用這樣的表達方式:我的家鄉(xiāng)在,它是,它有,我最喜歡。
    (2)學生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分享方式,描述或展現(xiàn)自己眼中的家鄉(xiāng)。
    4、感悟:在了解和欣賞了生活所在地的環(huán)境和景色的基礎上,學生表達感悟。
    5、閱讀:閱讀教材第50頁的內容,了解其他小朋友的家鄉(xiāng)(教師也可補充素材)。
    6、小結:通過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大家對家鄉(xiāng)有了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本活動讓學生初步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喚起對家鄉(xiāng)的回憶,幫助學生建立起清晰的`。
    “家鄉(xiāng)”的概念。
    第二課時。
    活動一: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之美。
    1、課前活動:同學尋找家鄉(xiāng)之美,可以從不同方面去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美,如家鄉(xiāng)的建筑、家鄉(xiāng)的風景等。
    2、小組活動: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之美。
    (1)分享:在小組里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可以用照片等資料進行講解。
    (2)交流:聽了小組內其他同學的介紹,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3、討論:你們覺得自己的家鄉(xiāng)美嗎?美在哪里?(教師指導學生可以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家鄉(xiāng)物產(chǎn),用圖片或繪畫描繪家鄉(xiāng)的風景美,用歌聲表達對家鄉(xiāng)的贊美等。)。
    4、朗讀:學生配樂朗讀教材第51頁的兒歌。
    我家門前小池塘,
    白天抱著金太陽,
    小鳥和彩云,
    都愛來照相;
    晚上搖著銀月亮,
    小魚和星星,
    悄悄捉迷藏。
    5、模擬活動:扮作小導游,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6、小結: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溪就像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我們感受到了滿滿的對家鄉(xiāng)的愛。大家的家鄉(xiāng)真美,你們用自己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了家鄉(xiāng)的美景。
    【設計意圖】。
    本活動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記錄、分享家鄉(xiāng)的美,引導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產(chǎn)生積極愉。
    悅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活動二:講述家鄉(xiāng)的故事。
    1、課前準備:布置學生調查家鄉(xiāng)的故事,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指導。
    (1)指導學生選擇恰當?shù)姆绞絹碇v述,如采訪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聽當?shù)貜V播、閱覽當?shù)貓蠹?、看街道的宣傳欄等?BR>    (2)拓展故事,如家鄉(xiāng)英雄人物的故事、美食的傳說故事、當?shù)馗枨墓适?、山山水水的傳說故事。
    (3)可以在家里先講給家長聽,讓家人提出建議。
    2、教師講述:教師可做示范,講述一個家鄉(xiāng)故事(用音頻、視頻等輔助)。
    3、召開故事會:家鄉(xiāng)故事我來講。學生描述自己課前調查了解到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分享。
    4、教師提問:聽了家鄉(xiāng)的故事,你對家鄉(xiāng)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5、討論:為了家鄉(xiāng)的山更青、水更綠、人更美,大家可以為家鄉(xiāng)做點什么呢?
    6、小結:通過課前查閱資料,調查了解家鄉(xiāng)的故事,同學們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了。
    【設計意圖】。
    本活動通過講述家鄉(xiāng)的故事,引導學生將愛家鄉(xiāng)之情化作愛家鄉(xiāng)之行,增進他們對家鄉(xiāng)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的熱愛。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三
     《畫家鄉(xiāng)》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4課,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課文通過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五個小朋友畫出自己的家鄉(xiāng)美景,表現(xiàn)了孩子們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感情。課文內容淺顯,共有七個自然段,中間的五段構段方式相同,句式相仿,便于學習和背誦。課文配有五幅插圖,與重點段落呼應。
     學生是課程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法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多渠道、多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學習情境,圍繞“興趣、方法、能力、情感”八個字做文章,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感興趣的、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首先選擇第二、三自然段為精講段落,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圖畫,展開想像的翅膀,入情入境地朗讀去感受濤濤和山山的家鄉(xiāng)山高水闊的壯觀景象。在學生明白學習方法后,指導學生選擇四、五、六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段落自主合作學習,再去領悟草原、平原、城市的迷人風光。這樣,由“扶”到“放”,循序漸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合作和自學能力,并領略到了祖國大地的神奇與美麗。最后,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家鄉(xiāng),引發(fā)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感到自豪,激發(fā)他們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情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1、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認識“寬、貝”等12個生字,會寫“愛、貝”等6個字,并能將字寫得正確、美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孩子家鄉(xiāng)的美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知道偉大的祖國是多么遼闊、多么美麗。
     2、用彩筆畫家鄉(xiāng),用語言贊美家鄉(xiāng),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激發(fā)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情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有關家鄉(xiāng)的圖片
     1、引導學生從中國地圖上找家鄉(xiāng)的位置,激趣,板題。
     2、復習生字。
     1、按順序看濤濤的家鄉(xiāng)圖說話。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海的壯觀,體驗在海邊的歡樂。讀第二自然段,指名讀,教師范讀,齊讀。
     2、聽大山里的聲音想像說話,用學過的詞語來形容大山里的景色,有感情地讀第三自然段。
     1、教師指導自學方法。
     2、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自主、合作學習。
     3、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隨機引導、總結。
     1、展示課前準備的有關家鄉(xiāng)的圖片。
     2、播放介紹永州的短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
     3、播放輕音樂,學生畫家鄉(xiāng)。
     4、展示作品,并用自己的話夸一夸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中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初步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的確良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朝”和“倒”的字音,了解字義;理解“家鄉(xiāng)、月牙、倒映、河岸、火紅、朝霞、綠油油、農(nóng)田”等詞之意。
    3、學會看圖用“許多”寫一句話。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有關的詞義;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家鄉(xiāng)”,讀準字音,理解意思。(家鄉(xiāng)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2、老師的家鄉(xiāng)在杭州,誰來說說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3、揭題,提出問題。
    “我的家鄉(xiāng)在什么地方?家鄉(xiāng)又怎么樣呢?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哪一段告訴我們”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是個怎樣的地方?指名讀第一段。
    2、哪風段是具體寫家鄉(xiāng)的美麗?指名讀2、3、4段。
    3、齊讀全文。
    三、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由讀課文,遇到帶有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認清字形,怎么記住這些字,再想想詞義。
    四、檢查字詞。
    2、字形分析。
    繞:左右結構,注意右上不要加點,右下是“?!?,不是“幾”。
    霞:上下結構,上扁下大。
    3、詞義理解。
    理解詞義的方法。
    看圖理解:繞(圍),河岸、(河邊的陸地);用近義詞理解詞語:許多(很多)、緩緩地(慢慢地);分析詞素來理解:朝霞——朝,早晨;霞,云霞;朝霞就是早上日出時東方火紅的云霞。倒映可放在講讀時理解。
    4、練一練:(口頭)。
    灣:共有筆,第12筆是。
    繞:共有筆,第7筆是。
    緩:共有筆,第8筆是。
    霞:共有筆,第14筆是。
    五、學習課文第1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說說“我”家鄉(xiāng)在。月亮灣是的村子。
    3、齊讀第一段,注意讀出美的語氣。
    六、書寫指導。
    范寫:灣、繞、栽、霞。
    七、課堂作業(y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字詞及第一段。
    2、學習課文2——5段,結合看圖了解課文是怎樣按方位順序有條理地具體描寫月亮灣的美麗景色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說說偏旁是什么,完成課堂作業(yè)?2。
    2、]出示卡片讀一讀,并想想它的意思。
    家鄉(xiāng)、月牙、許多、倒映、河岸、朝霞、村子、緩緩地。
    3、有感情地齊讀第一段。
    4、試背第一段。
    二、讀讀課文,看看圖,初步了解2——4段。
    1、月亮灣美在哪里,自由讀2——4段,對照書上的插圖,找一找課文在介紹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時寫了哪些景物,用”。。”圈出來;這些景物分別在村子的什么地方,用“——”劃出表示方位的詞。
    2、看投影片。指名按方位順序有條理地說說村子的位置。
    3、口頭填空。
    月亮灣是個的村子。村子的后面是,前面是。河上有。河岸上栽著。過了石橋是。
    三、抓關鍵句,比較分析,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出示句子,讀一讀,比一比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1)村子前面有河。
    (2)村子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
    出示課文插圖,通過朗讀知道第二句寫出河的形狀,更覺得美麗。
    2、理解句子”河水繞著村子緩緩地流著?!?BR>    “緩緩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樣緩緩地流?(結合看圖,指導朗讀,理解這句話寫出了河水流動路線及動態(tài)美。)。
    3、比較句子。
    a河里有魚。
    b一群群魚在河里游來游去。
    讀一讀,說說哪句寫行好,為什么樣?(第二句寫魚多,活潑可愛。)。
    4、理解”倒映”
    讀句子”清清的河水里倒映著青山……”什么“倒映”在水里?看圖理解說明小河的水很清很清。結合生活中捍到的說說,加深理解“倒映”一詞的意思。
    5、理解比喻句。
    你們看到過朝霞嗎?是什么樣的?這時把什么比作朝霞?(教師演示:一朵桃花——一大片桃花(清晰)——一大片桃花(朦朧),通過”許多、開滿、遠遠”等詞來理解比喻句,并從多少及色彩幾個方面來說說桃花的美。
    6、有感情地齊讀2——4段。說說為什么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看板書說)。
    四、學習第五段。
    1、這一段是全文的總結,同時也是第一段的照應,我的家鄉(xiāng)月亮灣有青山、綠水、果樹、農(nóng)田,多美麗??!你體會到小作者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怎樣的感情?(愛)。
    2、齊讀第5段。
    這一段是作者發(fā)自內心的對家鄉(xiāng)的贊美,讀時要讀出對家鄉(xiāng)無限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五、課堂練習。
    后面山梨樹蘋果樹。
    河上橋。
    月亮灣前面河河里魚美麗的村子。
    河水清。
    河岸上桃樹農(nóng)田。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詞句訓練,指導背誦課文,進一步體會家鄉(xiāng)的美麗,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家鄉(xiāng)梨樹蘋果倒映朝霞月牙河岸農(nóng)田繞著綠油油緩緩地。
    2、多音字組詞。
    倒朝。
    3、填空。
    一小河一魚兒一農(nóng)田。
    一朝霞一石橋一村子。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1、配樂齊讀。
    2、總結全文:課文先總的介紹“家鄉(xiāng)美麗”,按著近方位順序具體寫了村子前面、后面、河岸上的景色,最后用總結句來進一步贊美家鄉(xiāng),表達作者的感情。
    4、小結:我們的祖國有壯麗的山河,秀麗的風景,到處都有像月亮灣這樣美麗的景色,我們不僅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更愛(自己的祖國)。
    三、背誦課文。
    1、自由準備。
    2、引讀。我家在,月亮灣是個的村子。村子的后面是,前面是。河上有。河水,河岸上栽著。過了石橋是。家鄉(xiāng),我愛。
    3、指名分節(jié)背誦。
    4、指名看圖背誦全文。
    5、齊背全文。
    四、課堂作業(yè)?。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五
    學習目標:
    l、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情緒,體驗歌曲如畫般的美好意境。
    2、能用自然的聲音與正確的歌唱姿勢演唱歌曲《牧童謠》,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3、感受音樂的速度,養(yǎng)成恒拍感。教學重點:
    唱好歌曲《牧童謠》,感受歌曲情緒,深刻理解速度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教學難點:
    唱準旋律35653635的每個音。教學準備:
    串鈴、多媒體課件、音頻等。教學過程:
    一、欣賞捷克民歌《牧童》l、聆聽歌曲《牧童》。
    師:聽聽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談感受。展開聯(lián)想,請學生說一說:當聽到歌曲時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
    3、出示ppt圖片(參見教材圖片),引導學生繼續(xù)展開聯(lián)想。
    4、復聽音樂,學生跟著老師在強拍拍手。
    師:你能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拍手嗎?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樣的?
    5、再聽音樂,跟著音樂走步,聽到第一、三句時帶領學生向前走,聽到第二、四句時向后退著走,感受樂句的不同。
    6、再聽音樂,學生拉成圓圈,隨著音樂邊拍手邊踏步,第一、三句向同心方向走。第二,四句向后退著走。引導學生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來行走。
    設計意圖:充分感受捷克民歌《牧童》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通過拍手、走步建立恒拍感。
    二、聽賞《牧童謠》。
    l、過渡語:剛才我們欣賞了外國的民歌《牧童》,那么我們中國的小牧童吹。
    1/4。
    奏的音樂是什么樣的呢,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2、聆聽《牧童謠》竹笛版范奏。
    提問:這兩段音樂給你的感受一樣嗎?這首樂曲速度是怎樣的?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3、牧童悠揚的笛聲帶我們步入了青山綠水當中,仿佛我們也騎到了大水牛的背上吹起了笛子。出示圖片展開聯(lián)想。
    4、復聽《牧童謠》旋律,邊聽邊看老師做手勢。
    5、再次聆聽,跟隨老師一起做手勢(學習2(re)的手勢并唱準音高)。
    6、老師結合手勢范唱樂譜,請學生記憶唱名。
    師:老師剛才唱了歌譜,同學們記得老帥唱了哪些音嗎?
    總結:歌曲中只有5(sol)、6(la)、3(mi)、2(re)四個音,請同學們用手勢表示出來并跟著琴唱一唱。
    三、發(fā)聲練習及音準訓練,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l、過渡語:剛才同學們一共唱了幾個音?[四個,5(sol)、6(la)、3(mi)、2(re)]讓我們用這四個音來做音樂游戲好不好(略)。
    2、發(fā)聲練習。師唱:55556-牧笛聲聲吹,生唱:556-lululu。師唱:55553-牧笛聲聲吹,生唱:553-lululu。
    師:請同學們聽好,現(xiàn)在我反過來唱了。師唱:33335-牧笛聲聲吹,生唱:335-lululu。
    2/4。
    師唱:33332-牧笛聲聲吹,生唱:332--lululu。
    3、加上手勢演唱。提出要求:嘴張圓,身體自然坐直,小聲唱,唱準音高。
    4、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高低位置反復練習35653635的音高。
    師:小牧笛吹的是什么音呢?請你跟老師唱一唱吧。先將樂句拆分練習,跟老師模唱短句:35∣6-‖65︱3-‖36∣3-‖63︱5-‖最后完整演唱第二句。
    四、學唱歌詞。
    2、聆聽范唱。(中速版)提問:你都聽到了什么?學生復述歌詞。
    3、出示圖片:介紹歌曲中的演唱形式。(出示樂譜)。
    師:歌曲非常短小,一共四小節(jié)。請問哪幾個小節(jié)的節(jié)奏是完全相同的?
    4、你能試著把所有的二分音符時值唱滿嗎?跟老師接唱。同樣的歌詞,不同的旋律,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手勢和樂譜的提示來完成后面的接唱。并且要求學生唱滿時值。
    師唱:那斯那斯,生唱:嗨。
    五、感受與表現(xiàn)l、完整演唱歌曲。
    2、聆聽范唱(稍快版本)。
    師:從你們的歌聲中我已經(jīng)感受到小牧童快樂的心情了,你們也和小牧童一。
    3/4。
    樣很快樂嗎?我們怎樣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快樂呢?誰有好的辦法?
    3、加入串鈴為歌曲伴奏。老師打出兩種伴奏音型供學生選擇。不出示伴奏譜。
    4、拓展提問:天上除了太陽還有什么可以放光明?你們能試著唱一唱嗎?(月亮和星星)結合幻燈片,創(chuàng)設安靜祥和的情境。改寫歌詞進行演唱。
    5、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速度來表現(xiàn)不同的意境。
    師:我們怎么樣才能表現(xiàn)出月亮的情境,誰有好的辦法?月亮的光柔柔的,我們應該怎樣唱?(引導學生用慢速來演唱歌曲。)。
    師:誰來說說星星在天空中閃爍的樣子?(一閃一閃的)我們怎么表現(xiàn)這一閃一閃的感覺呢?(引導學生為歌曲加上跳音來演唱。)。
    6、總結:教師用鋼琴伴奏帶動學生進行演唱。
    引導學生用柔美的情緒、慢速演唱月亮,第二段速度不變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星星放光明。第三段用快速來表現(xiàn)太陽放光明,牧童喜歡青草地的熱烈情緒,并加上打擊樂的伴奏,將歌曲推向高潮。
    4/4。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六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原、貝"等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運用語言,表達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原、貝"等6個生字。
    2、學習運用語言,表達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兩課時。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原、貝"等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掌握"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原、貝"等6個生字。
    2、理解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繼續(xù)學習第3—7自然段。
    2、能運用語言,表達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1、理解學習第3—7自然段。
    2、能運用語言,表達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一)談話導入。
    (二)、自主學習第3---6自然段。
    (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
    要求:1仔細觀察圖畫,說一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認真地讀一讀這部分,找一找到底畫了些什么?(用“——”劃出來)。
    (1)、兩人小組自主學習。
    (2)、匯報。
    (教師隨機出示相關的課件進行朗讀指導,并重點理解兩個"那么""平坦等詞語)。
    (3)、指導朗讀。
    (4)、指導背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過渡:小朋友真棒!都能背出自己喜歡的部分?,F(xiàn)在,濤濤、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跟大家說幾句。
    (4)、小結:
    (5)、學生匯報。
    過渡:小朋友的家鄉(xiāng)果然很美,老師現(xiàn)在都想到你的家鄉(xiāng)走一趟呀!是的,其實大自然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風景吧。
    (三)拓展閱讀。
    認真閱讀一下的文章,看你讀懂什么?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大海啊故鄉(xiāng)》、《我愛我家》、《城市像座大花園》。
    (四)、打寫訓練。
    1、親愛的小朋友,你能把你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聽嗎?
    2、大自然真美,你打算以后怎樣做呀!
    作業(yè):
    1、寫生字各3個。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給父母聽。
    濤濤海邊。
    山山山里。
    平平家鄉(xiāng)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七
    1、知識與技能:會認7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老師帶領學習,學生自主討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酸棗樹的喜愛,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體會作者對酸棗樹的喜愛和對故鄉(xiāng)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師板書:11、故鄉(xiāng)的酸棗樹。)黑板上的課題與書上的有什么不同?(補充課題。)加上“我愛”有什么好處?(體現(xiàn)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我為什么喜歡酸棗樹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初讀課文,熟悉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的地方多讀幾遍。要求讀正確,不丟字也不加字。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認讀:柿、觸、增、映、碌、嶺、需。
    (2)交流識字方法:
    利用同音字形近字記憶:市——柿,曾——增,錄——碌,令——嶺。
    俗語、字謎記憶法:昆蟲頭上長角(觸),日照中央(映)。
    (3)口頭組詞,并練習用“忙碌”說話。
    (4)指導書寫8個要求會寫字。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呢?
    2、指導分段。
    第一段(1):故鄉(xiāng)有許多果樹,我最愛的是酸棗樹。
    第二段(2—4):描寫了春、夏、秋酸棗樹的特點。
    第三段(5):贊美酸棗樹默默奉獻的精神。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認識故鄉(xiāng),體會酸棗樹的可愛。
    1、感受葉的可愛。
    師:春天來了,酸棗樹長出了嫩嫩的葉子,它的葉子是什么樣的?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把寫葉子樣子的句子勾出來。
    (2)交流?!八仁切咝叽鸫鸬??可愛極了?!敝攸c體會:小尖芽、羞答答、試探、小巧玲瓏、黃茸茸、淺綠色。
    交流中說出自己的感受并結合有感情的朗讀。
    (3)葉子好可愛啊!齊讀第二段。
    2、提綱導讀,體會酸棗樹花、果的可愛,感受孩子們打棗、吃棗的快樂。
    二、教師出示導讀提綱,學生自讀課文三、四兩段。
    1、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認真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2)想想:作者是怎樣描寫酸棗樹的花和果的?找出描寫花的句子畫上“——”,找出描寫果的句子畫上“~~~”。
    (3)讀一讀找到的句子,與同組同學說說,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逐項指名反饋,評議。
    3、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匯報時讀出自己的感情。
    (1)酸棗花:“黃黃的、米粒般,像?金色的小星星”——認識酸棗花的顏色、大小、形狀,體會酸棗花的.小巧、美麗、可愛。
    (2)酸棗:“小酸棗、由清變綠、由小變大,紅紅的?到處是?酸酸的?”——認識酸棗的成熟過程,了解酸棗的顏色、味道,體會酸棗的誘人與鮮美。
    4、引導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與描寫的生動:剛才大家讀了這么多優(yōu)美的句子,想請你介紹一下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喜歡的原因。
    (1)學生自由發(fā)言,交流、介紹。
    (2)教師適時點評,引導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
    (3)學生再次深入地有感情朗讀句子。
    三、教師小結導讀。
    如此誘人的酸棗漸漸長大,看著這誘人的酸棗,你最想去摘嗎?
    說一說:
    1、你有過摘果子的經(jīng)歷嗎?(學生交流體驗。)。
    2、你能看出孩子們的快樂嗎?
    四、總結全文。
    2、學生反饋。
    3、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4、說說:讀了這段話,你想說什么?
    5、學生自由發(fā)言后寫下來。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八
    1、通過欣賞朗誦兩首家鄉(xiāng)童謠,使學生初步感受家鄉(xiāng)童謠的特點、讓學生感受童謠的韻律美,體驗家鄉(xiāng)童謠帶來的樂趣。
    2、3、引導學生唱童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在引導學生朗誦童謠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學生念童謠拍手,教師自然引入。
    (孩子們,你們在玩些什么呢?可以教教老師嗎?)。
    二、活動。
    活動一:《天惶惶。
    地惶惶》。
    1、教師帶讀。
    2、情感升華過渡:小時候啊,我和現(xiàn)在很多的小朋友一樣,也是個愛哭鬧的孩子。記得一個月圓的夜晚,到了睡覺的時候,我又開始哇哇的哭啼起來,奶奶把我抱在懷里,手緩緩地拍撫著我的身體,嘴里輕輕地哼著:天惶惶,地惶惶……,我躺在奶奶溫暖的懷抱,朦朧中,在奶奶慈祥的目光下,悠悠的童謠中,安然入睡。
    接下來請大家跟隨老師一起,到這首童謠中再去體會奶奶溫暖的懷抱吧!
    活動二:學生自由談自己所知道的家鄉(xiāng)童謠。
    過渡:相信這首童謠可能勾起了你們的記憶,在你們還更小的時候,你們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可能也給你們念過一些家鄉(xiāng)童謠,你們還記得嗎?把你們所知道的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活動三:學習《蟲嘰蟲嘰飛》師:看!這是什么?(出示昆蟲模型)生:這是昆蟲!
    師:你們喜歡抓昆蟲嗎?老師小時候就喜歡和自己的小伙伴們到花園和草叢里抓昆蟲,比如說:螞蚱、蝴蝶、蜻蜓等等。那是多么開心,多么天真無暇的時光??!關于昆蟲,我們家鄉(xiāng)也有一首童謠,大家知道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童謠吧)。
    1、教師帶讀兩遍(老師念一句,你們跟著學一句好不好?普通話和攸縣話)。
    2、教師示范玩童謠游戲(這個童謠還可以玩游戲哦,你們想玩嗎?)。
    3、各組分組玩。
    三、我們攸縣有一位熱愛家鄉(xiāng)的作曲家根據(jù)《蟲嘰蟲嘰飛》這首童謠創(chuàng)編了一首《點點蟲嘰飛》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總結。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九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
    2。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初步激發(fā)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
    認字放在學文中,前六個字在老師精講第2自然段時掌握;后六個分別在學生合作學,自學的過程中掌握。
    根據(jù)課文特點,以插圖設計教學主線,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形象性、情感性、創(chuàng)造性。課文插圖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增加課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繪制的。利用插圖來組織教學顯得新穎別致,符合學生的心理,能給教學增色不少。
    根據(jù)課文段落的特點,可以精讀一段,明白學習方法后,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己探索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揭題導入。
    1、(出示地圖)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她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東方,像一只高昂著頭的雄雞在放聲歌唱。
    (出示課件各地風景)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連綿的群山、一座座現(xiàn)代化大城市,到處是美麗的風光。
    2、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你的家鄉(xiāng)在哪兒?你能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3、我們的家鄉(xiāng)都很美麗,你們想用畫筆把它畫下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家鄉(xiāng)。(課件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誰再來讀課題?把你對家鄉(xiāng)的喜愛、贊美之情都讀出來。(指名讀——隨機評價——齊讀課題。)。
    該怎樣畫我們的家鄉(xiāng)呢?我們先去看看課文中的:濤濤、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是怎樣畫家鄉(xiāng)的!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大家邊聽老師讀課文,邊欣賞文中小朋友畫的美麗的家鄉(xiāng)。(師配樂范讀文,學生看圖欣賞)。
    2、他們的家鄉(xiāng)美嗎?課文寫得更美,現(xiàn)在請你自己讀讀課文,找一找濤濤、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鄉(xiāng)分別在哪里,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開始!
    3、先來和這些生字寶寶打打招呼吧(課件出示生字)。
    1)請小朋友們先自己讀一讀,遇到比較難度的你可以多喊幾遍它的名字。
    2)現(xiàn)在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誰讀得棒!
    3)看看離開了拼音朋友的幫助,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嗎?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請同桌小朋友相互說一說:_________的家鄉(xiāng)在____________。(課件出示,指名回答)。
    三、細細品讀,畫中感悟。
    (一)學習第2自然段。
    這五位小朋友生活在祖國不同的地方,他們家鄉(xiāng)的景色也各不相同,你最喜歡誰的家鄉(xiāng)呢?那就請你美美地讀讀他的家鄉(xiāng)的這一自然段吧。
    誰來說說你最喜歡誰的家鄉(xiāng)?
    1、今天咱們就先去濤濤的家鄉(xiāng)海邊做客吧。(課件出示插圖)。
    3、濤濤的家鄉(xiāng)美在哪里呢?請你再認真地讀讀這一自然段,把你覺得美的句子多讀幾遍。
    4、你覺得哪句話寫得很美?你能讀給大家聽聽嗎?(指名說:學生說到哪一句的內容,就教學哪一句。)。
    a、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
    1、是啊,大海多美那,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2、(課件出示大海圖,配海浪的聲音。)。
    3、看著大海,你想說些什么呢?
    (若學生沒有回答到,啟發(fā):大海是什么顏色的,大海的樣子又是怎樣的?)。
    4、(課件出示句子)。大海那么美,我們一起來夸夸它吧。讀句子。
    (1)自由讀。
    (2)指名讀。
    (3)師生評價——重點讀好“那么”一詞??梢赃@樣評價、引導:從他的朗讀中你感覺到了什么?是哪個詞兒讓你們有了這樣的感覺?(那么…那么…)。
    誰能用“——————那么——————,那么——————?!闭f一句話?
    (4)齊讀。
    b、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
    1、(出示圖片:裝滿魚和蝦的船。)(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裝滿了與和蝦。)。
    2、你們邊看圖,邊讀句子,想想,哪個詞兒表示魚蝦很多?
    (裝滿、一艘艘)。
    1)學生說到“裝滿”,在句子中讀好這個詞。
    2)學生說到“一艘艘”
    比較“一艘”與“一艘艘”讓學生感受到“一艘艘”說明魚蝦更加多。
    3、再讀句子,感情朗讀。
    c、那個在海灘上赤著腳撿貝殼的孩子,就是濤濤。
    1、出示圖片和句子。(圖片用畫框框起來)。
    3、學生嘗試自己讀通整句話。
    4、朗讀指導:假如請你向大家介紹濤濤,你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說呢?(自豪的,調皮的)。
    (1)自己嘗試(可加上手指畫框的動作)。
    (2)指名。
    (3)齊讀。
    5、整體感悟,再讀第二自然段。
    看來小朋友們都門喜歡濤濤的家鄉(xiāng),那就請大家自己再讀讀這一自然段,待會再請同學來夸一夸。
    (自由讀——個人讀——齊讀)。
    6鞏固生字。
    1)、濤濤的家鄉(xiāng)實在太美了,尤其是漂亮的貝殼,你們一定很喜歡吧。老師特地帶來幾個。不過看之前,我們得學會這幾個字。
    2)、學:“貝殼”二字。(出示詞語:齊讀)。
    3)、學“撿”。貝殼散落在沙灘上,需要我們用手去——撿。(出示生字:撿)。
    也可以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撿”的。
    4)、欣賞貝殼。
    學生在欣賞時若發(fā)出贊嘆聲,則讓他們說說感受,甚至再次讀第二段。
    5)、學“寬、蝦、腳”
    (1)說說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2)給寬字找朋友:寬大、寬闊、寬廣、寬敞、寬容等。
    6)、游戲鞏固生字:撿貝殼。(開火車讀生字)。
    我們開小火車來撿撿貝殼。
    請你再讀讀這一段,試著把它背出來。
    四、寫字“貝、蝦”
    能干的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寫寫這兩個字吧?。ㄕn件出示)。
    1)先來看“貝殼”的“貝”,想一想它的筆順,請一個同學來說一說。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貝”,想想怎樣才能把它寫漂亮。
    拿起小手一起跟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注意“貝”字占格要合適不要“頂天立地”、也不要“縮在格中像螞蟻”。
    2)我們再來看“蝦”,先在心里想想它的筆順,想好了嗎?
    好,把金手指舞起來……。
    再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蝦”,說說怎樣能把它寫漂亮。
    好,拿起小手跟著老師一起寫寫“蝦”。(注意左邊的蟲字旁要寫得瘦一點窄一點)。
    3)這兩個字請大家分別在課本中描一個寫一個。
    五、課外作業(yè):課后,請你畫畫我們的家鄉(xiāng),下節(jié)課也請小朋友學習課文的寫法來介紹你們畫的家鄉(xiāng)。
    讀著《畫家鄉(xiāng)》,好像置身在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里旅游觀光。那浩瀚的大海,掀起萬傾波濤;遼闊的平原,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別有風光;連綿群山,威武雄壯;一座座現(xiàn)代化城市,高樓大廈聳入云霄。我們的祖國是多么偉大,它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像一只高昂著頭的雄雞在放聲歌唱。歌唱壯麗的河山,秀美的風光;歌唱富饒的土地,豐富的寶藏;歌唱勤勞智慧的各族兒女,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這積重難返好的閱讀材料,應該讓孩子們好好感悟,讓孩子們好好欣賞,使他們從小熱愛我們的祖國,從小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讓他們提起五彩的畫筆,用絢麗的色彩,把家鄉(xiāng),把祖國大花園裝扮得更美麗,更妖嬈。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男”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2、3段課文。
    3、能運用語言,介紹濤濤和小青的家鄉(xiāng)。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畫筆,你最想畫什么呢?(學生自由交流)。
    1、課件依次出示畫面,師配樂范讀2-----6小節(jié)。
    2、引:他們的家鄉(xiāng)美嗎?課文寫得更美,趕快去讀一讀吧!注意度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還可以請教你的同桌或老師。開始吧!
    3、學生自讀課文。
    4、檢查學習情況:
    (1)生字。
    (2)詞語。
    課件出示詞語)生字躲到詞語中了,你還能讀嗎?
    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5、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詞語都能讀了,我們學起課文來就容易多了。
    1、出示畫面:這是誰的家鄉(xiāng)?仔細觀察,說一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認真地讀一讀第二段,找一找濤濤到底畫了些什么?
    3、濤濤的家鄉(xiāng)美在哪里呢?現(xiàn)讀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交流:
    (1)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
    顯示句子-----指名讀-----引導說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
    引導讀好“一艘艘”、“裝滿了”。
    (3)那個在海灘上赤著腳撿貝殼的孩子,就是濤濤。
    引導感受濤濤在海邊生活的樂趣。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一
    一、導入。
    1、你喜歡什么游戲?
    學生說一說。
    2、你知道你的爺爺、奶奶小時候都喜歡做什么游戲?
    學生說一說。
    3、老師知道有一種游戲是老爺爺老奶奶們小時候經(jīng)常玩的,就是《打花巴掌》。
    教師簡單介紹游戲規(guī)則。
    二、欣賞《打花巴掌》。
    1、欣賞古老的《打花巴掌》,歌里都唱了什么?
    學生說一說:歌里唱了老奶奶喜歡吃的、用的東西……。
    教師:以前的生活就像歌里唱的一樣。
    2、學唱《打花巴掌》。
    (1)歌曲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歌曲一開始不唱只念,后面才唱,而且歌詞都一樣。
    教師:歌曲的前半部分叫數(shù)板,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
    學生和老師一起一邊拍手一邊讀數(shù)板部分。
    兩人一組練習。
    (2)跟錄音學唱歌曲后半部分。
    跟唱幾遍,教師指導發(fā)音、節(jié)奏等。
    (3)表演。
    兩人一組到前面表演唱,其余學生拍手。
    3、欣賞新編《打花巴掌》。
    這首童謠是老北京地區(qū)很流行的童謠,但是到了現(xiàn)代就沒有人唱了,有人為它編了新歌詞,給這首歌帶來了活力,從此又有人唱了,請欣賞。
    新歌詞唱了什么內容?
    學生討論:新歌詞唱了我們小朋友喜歡的東西、事情等等。
    作者改編歌詞的歌詞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討論:只把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詞改了,歌曲后半部分還是原來的詞。
    三、創(chuàng)編新歌詞。
    1、我們也來為歌曲創(chuàng)編新歌詞,誰來試一試,大家說他編得好不好。
    (1)一學生創(chuàng)編:(如:“打花巴掌呔正月正,小朋友愛看霓虹燈”)眾學生:
    好
    (2)另一學生創(chuàng)編:(如:“打花巴掌呔二月二,小朋友愛穿小花褂兒”)。
    眾學生:不好。
    教師:為什么不好?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每個月兩句唱詞最后一個字的韻母相同,很順口、很好聽,那個同學編的韻母不同,所以不好聽。
    教師:這種特點叫做“押韻”
    我們來改一下:打花巴掌呔二月二,小朋友愛穿小花褂兒。
    2、我們把整首歌曲都改成唱我們新生活的歌詞。
    學生創(chuàng)編,共同修改。
    教師把歌詞輸入電腦,用大屏幕展示出來。
    學生表演自編的《打花巴掌》。
    四、小結。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二
    [德育目標]: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智育目標]:啟發(fā)學生欣賞和表現(xiàn)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素質發(fā)展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點]: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橋和塔的造型表現(xiàn)。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彩筆和油畫棒、美術書。
    重點學習,整體觀察。
    師出示課件(著名的橋和塔):這是什么?知道是哪里的橋(塔)嗎?
    二:講授新課:
    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1)師引導學生看課件(橋和塔的圖):一座橋(塔)要分為哪幾個部分?
    生自由發(fā)言。
    (2)學生小組交流。
    師:這幾座在外觀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較喜歡哪座橋的造型結構?具體說說。
    生代表匯報交流結果。
    橋和塔的表現(xiàn)方法。
    生:先定好橋或塔的位置,再畫其它的。按構圖—勾線—涂色的順序畫。(教師出示步驟:)。
    師強調要表現(xiàn)出造型結構的美。
    師生探討構圖,
    師:(出示只有橋的構圖)塔和橋的美還需要周圍的環(huán)境去襯托,你想怎樣確定你這幅畫的環(huán)境?請同學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商量一下,確定你的構圖。
    生同桌交流匯報。
    師:有的景物需要我們夸張,變化才能使橋和塔顯得更美,我們可以充分想象。
    啟發(fā)構思。
    師出示課件(藝術家和學生作品)。
    作業(yè)要求:
    課件:(1)同桌可完成一件表現(xiàn)家鄉(xiāng)橋或塔的創(chuàng)作畫。
    (2)突出橋或塔的結構和造型,體現(xiàn)家鄉(xiāng)美。
    (3)色彩搭配合理,畫面飽滿。
    師請同學讀作業(yè)要求。
    三、學生作畫。
    師放音樂伴畫。巡視、輔導學生構圖及涂色。
    生獨立或合作創(chuàng)作畫。
    四、課堂小結。
    集體交流欣賞,展評作品。
    師以鼓勵為主,并請學生以自己的畫為媒介,介紹家鄉(xiāng)的橋或塔,贊美家鄉(xiāng)。
    課后拓展。
    《家鄉(xiāng)的橋和塔》是一節(jié)十分強調自由表現(xiàn)和大膽創(chuàng)造的繪畫創(chuàng)作課。多媒體網(wǎng)絡信息美術教學與多媒體課件信息的整合在本課應用得十分自然。呈現(xiàn)出了簡易、新型、交互的學習方式,“整合”達到美術教學各要素的豐富和諧。通過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改變信息資源與傳播渠道等,實現(xiàn)了美術教學鮮明的直觀效果。
    我通過讓學生從瀏覽著名的橋和塔到家鄉(xiāng)的橋和塔的欣賞。逐步指導學生分析、感悟與理解橋的結構和造型美,并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對家鄉(xiāng)橋和塔更加親切、熱愛。無形中滲透了教學思想;教學步驟的課件的使用,使學生直觀感受到以表現(xiàn)橋和塔的創(chuàng)作畫的繪畫方法,比單純的說教和教師板演效果好;學生作品欣賞課件運用。有效地拓寬學生的思路。
    由此,我覺得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實現(xiàn)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組合,達到直觀、形象、生動、多角度、立體式地展示美術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有機地交互影響。使美術課堂教學讓人耳目一新,使教學化難為易,化復雜抽象為直觀形象。在有限的時間里,加大教學密度,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通過投影屏幕,豐富直觀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加強了記憶力,開闊學生的視野,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也豐富了想象。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材分析:
    本單元課文第一主題是故鄉(xiāng)情思。本課就是一篇懷念家鄉(xiāng)的作品。作者懷著真摯的感情,回憶了故鄉(xiāng)江南小橋的特點,回憶了小橋給自己的童年生活帶來無限情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xiāng)、懷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作者開門見山,點出“故鄉(xiāng)在江南”;又從數(shù)量多,造型奇,名稱美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等幾方面,具體介紹了家鄉(xiāng)小橋的特點;最后以“長相憶,最憶家鄉(xiāng)的橋?!秉c明中心,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xiāng)、懷念家鄉(xiāng)的深切感情。
    學情分析:
    本課介紹的江南水鄉(xiāng)小橋,對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江南的小橋流水未必熟識,可組織學生上網(wǎng)查閱有關水鄉(xiāng)小橋的資料。復述課文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這一訓練可以憑借“小標題”來展開,這樣既幫助學生理清了復述的基本層次,也降低了復述的難度。當然,復述還是要以文章為依據(jù),必須在認真讀文,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作者家鄉(xiāng)小橋的特點。
    2、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常相憶,最憶家鄉(xiāng)的橋?!边@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懷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3、繼續(xù)學習復述課文,能按小標題復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懷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學習復述課文,能按小標題復述課文。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上網(wǎng)查閱有關水鄉(xiāng)小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出課題。
    同學們,有這樣一位作家,他離開他的故鄉(xiāng)江南一別就是幾十年。每次與朋友談起江南,故鄉(xiāng)的人、故鄉(xiāng)的景始終縈繞在他的眼前。尤其是故鄉(xiāng)的那些小橋。于是他就提起筆寫了這...
    二、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輕聲讀讀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
    (2)故鄉(xiāng)的橋的哪些內容給作者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2、交流板書造型千姿百態(tài)。
    名稱多、美。
    我們的樂園。
    三、理解橋形,品味語言。
    2、交流看媒體指導朗讀。
    4、師:小結,課文抓住了家鄉(xiāng)橋中最有特點的橋介紹,說明了家鄉(xiāng)的橋千姿百態(tài)。
    四、學習橋名,感悟之趣。
    1、教師引讀文中描寫橋名的句子。
    2、換一種形式念文中描寫橋名的句子。
    3、品讀王維的詩句,理解“擷取”的含義。
    (1)你們讀過王維的這首詩嗎?(屏幕出示詩句)。
    (2)擷取指摘取較高雅,珍貴的事物,如擷取天上的星星,大家一起再念念寫如意橋的語句。
    4、播放媒體,欣賞不同字體的橋名。
    5、體會兒時坐船、看橋名、聽故事的情趣。
    五、欣賞玩耍語段,體會愜意。
    1、指導朗讀,體會愜意和難忘。(指名一男生讀――師生配樂讀)。
    出示:家鄉(xiāng)的橋真使人,我們可以(),還可以(),那是多么有意思?。?BR>    3、小組討論交流朗讀。
    [說明:這個填空既是對前面學習內容的一個復習鞏固,又是下一節(jié)內容的概括]。
    六、總結課文,理解長相憶。
    時光流逝,那個喜歡在小橋邊玩耍的孩子長大了,他時常想起家鄉(xiāng)那千姿百態(tài)的橋的造型。最簡單的要數(shù)(),最漂亮、最有氣派的是()。他時常浮現(xiàn)出一個個充滿情趣的橋名,()。再想看看在青石上鑿就的橋名字體,有的(),有的()。再想聽一個外婆關于橋的()。最想的是夏天蕩一條小船進橋洞,碰得巧還能()。
    七、課后拓展。
    1、收集上海的橋的資料。
    2、選擇一座橋具體介紹。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寬、蝦、撿、貝、殼、腳”6個字,會寫“貝、蝦、跑”3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感知全文。
    3、研讀課文第2自然段,感受濤濤的家鄉(xiāng)大海的美。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會寫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導入:
    2、我們都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有5位小朋友跟你們一樣,愛家鄉(xiāng),也愛畫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畫家鄉(xiāng)。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想了解5位小朋友畫的家鄉(xiāng)嗎?讓我們讀讀課文,把生字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小朋友讀書真認真,老師要獎勵大家,帶你們到他們家鄉(xiāng)去做客。準備。
    3、讀詞語。寬廣魚蝦腳下?lián)熵悮ぁ?BR>    4、字寶寶越來越喜歡小朋友了,我們開著小火車進去。
    6、學生反饋,師板書。
    三、課中操。
    嗨嗨,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我的家鄉(xiāng)在海邊,有魚有蝦又有灘。
    嗨嗨,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我的家鄉(xiāng)在山里,有山有水又有樹。
    嗨嗨,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我的家鄉(xiāng)在平原,有雞有鴨又有竹。
    嗨嗨,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我的家鄉(xiāng)在草原,有馬有羊又有草。
    嗨嗨,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我的家鄉(xiāng)在城市,有高樓來有公園。
    四、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圖片,這是誰的家鄉(xiāng)呀?濤濤的家鄉(xiāng)美嗎?他的家鄉(xiāng)美在哪?請小朋友仔細去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出示句子,濤濤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生讀。
    (1)、生讀,大海很寬很寬,有多寬呢?寬的望不到邊。寬,有什么辦法記住呢?(把看見的東西全都包括在里面了,連水草都在內。)。
    (2)、再讀句子。
    (3)、齊讀。
    (4)、那么,那么。
    3、出示句子,濤濤還畫了,(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生讀。
    (1)、說說知道了什么?魚和蝦怎么樣?哪里看出多?
    (2)、記住“蝦”這個形聲字。
    (3)、個別讀。
    (4)、男女賽讀。
    4、出示句子,(那個在海灘上赤著腳撿貝殼的孩子,就是濤濤)。
    (1)、生讀,師讀,自由讀。
    (2)、看圖,濤濤在還邊撿了許多貝殼,你們見過貝殼嗎?海邊的貝殼真美呀!
    我們把“貝”字送入田字格。
    (3)、讓我們也來當回濤濤,去海邊撿撿貝殼。用什么“撿”貝殼呀?
    (4)、動作,這一只張開的手就像“撿”。
    (5)、小朋友平時用小手撿過什么?
    5、濤濤畫的家鄉(xiāng)這么美,齊讀第二自然段。
    五、復習生字。
    小朋友讀書這么棒,字寶寶又被吸引出來了。齊讀。寬蝦撿貝殼。
    六、書寫生字。
    讀著讀著,生字寶寶有點累了,想回家休息。特別是“蝦”急著“跑”回家,讓我們送送它。
    (1)、觀察田字格中的蝦和跑。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注意起筆和關鍵筆畫的位置。
    (2)、提醒學生注意結構。
    (3)、請用1秒鐘記住它。
    (4)、提醒學生坐端正,老師帶著大家寫。
    (5)、生寫。反饋、評價。
    七、小結。
    這堂課,我們欣賞了濤濤畫的家鄉(xiāng),下次課,讓我們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畫家鄉(xiāng)的?
    濤濤海邊。
    山山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五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重點放在認識橋的藝術特點并用繪畫粘貼等形式創(chuàng)作家鄉(xiāng)的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課《家鄉(xiāng)的橋》的教學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情感目標:通過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欣賞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橋的結構和造型特點,了解、欣賞橋的造型美。
     技能目標:啟發(fā)學生用繪畫粘貼等形式表現(xiàn)家鄉(xiāng)的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用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創(chuàng)作家鄉(xiāng)的橋。
     了解橋的結構、用途,感受橋的造型美。
    
     (一)引導階段
     1.課前教師布置學生了解學習有關橋的資料、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玩有關橋的知識的搶答游戲,看哪位同學課前預習最好。
     2.出示搶答問題
     (1)中國最古老的橋建于那一年?誰知道我國第一座橋建在什么地方?(教師解答)
     生:公元35年,建在長江。
     (2)我國古代石拱橋的杰出代表是舉世聞名的什么橋?
     生: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
     (3)我國還有很多十分漂亮,在世界上比較出名的橋,你們知道嗎?(出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幻燈片)
     生:中國人自行設計、制造、施工的第一座公路橋南京長江大橋。
     生:世界上最長的橋是美國----路易斯安那的龐恰特雷恩湖堤道
     (5)我們的家鄉(xiāng)濱州也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橋,請說說?
     生:公鐵大橋、公園里的橋、各式各樣的天橋、立交橋等。
     (評析:課前引導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了解橋的有關知識。以搶答游戲的形式,確認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實效性,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二)發(fā)展階段
     1.家鄉(xiāng)的橋很多,建在不同的位置,請小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它們的用途是什么?
     生:美觀、實用的橋給我們居住的城市帶來了美。
     (2)橋的形式多樣,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它們的共同之處?也就是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不同之處?(師生討論,師出示課件)
     相同點:生:橋梁由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以及橋梁防護建筑物組成。
     不同點:生:橋梁的橋墩粗細的變化、護欄的變化、橋燈的變化、橋的裝飾的變化。
     (評析:通過觀察、分析橋的圖片,讓學生自主探究,從中發(fā)現(xiàn)橋的用途和結構,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家鄉(xiāng)的橋真是太美了,想不想動手畫一畫?怎么畫?老師根據(jù)學生說,用線描的形式示范作畫過程。
     (評析:示范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的作用。學生在在教師直觀的示范過程中明白將要采用的作畫步驟。)
     3.欣賞學生創(chuàng)作的家鄉(xiāng)的橋的美術作品。(出示課件)
     (評析:通過欣賞學生作品,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感受豐富多彩的學生作品,體驗美術作品的美。)
     4.作業(yè)要求:
     (1)用繪畫粘貼等形式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家鄉(xiāng)的橋。
     (2)橋創(chuàng)作好后可以根據(jù)畫面需要添畫背景。
     (3)表現(xiàn)創(chuàng)作的要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橋。
     (評析:通過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評價階段
     1.學生畫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相互欣賞。
     2.師生評價作品:(學生自評,同學間互評,教師點評)
     (評析:通過作業(yè)展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我評價,養(yǎng)成學習——評價——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評價,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師生、生生間的共同評價,發(fā)現(xiàn)作品的優(yōu)秀之處和存在問題,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認知能力。)
     (四)拓展階級(出示實物投影)
     1.一起來欣賞教師制作的立體橋,體會用各種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的橋。
     2.除了畫橋,還可以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課下同學們可以用其他材料制作橋。
     (評析:通過欣賞各種表現(xiàn)橋的美術作品,拓展學生的眼界,認識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
     3.隨著科學和時代的發(fā)展,橋的造型、用途也在不斷變化,老師知道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都很聰明,老師相信通過你們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出來的未來的橋一定非常有特色。
     (評析:促使學生新知識的生成,從而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六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鄉(xiāng)所在的城市或鄉(xiāng)鎮(zhèn)的名稱。
    2、通過欣賞ppt,了解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土特產(chǎn)等。
    3、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自制ppt(名勝古跡、特產(chǎn)等)。
    2、事先請家長給幼兒介紹有關家鄉(xiāng)的傳說、革命故事等。
    3、字卡:常熟。
    4、方言兒歌音頻《常熟好地方》。
    三、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活動。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圖片(方塔及周圍環(huán)境),請你們看看這是在哪兒?
    2、根據(jù)幼兒回答小結:圖上有一座高高的塔,旁邊還有小橋、小河、石頭,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個有名的風景。
    3、師:你們知道我們家鄉(xiāng)的名字嗎?(出示字卡“常熟”和幼兒認讀)。
    二、欣賞ppt,了解常熟的一些名勝。
    1、師:我們的家鄉(xiāng)常熟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你到過常熟的哪些地方呢?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回答)。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選擇播放圖片ppt并介紹,如虞山、方塔公園、亮山公園、尚湖、沙家浜等。
    虞山:虞山是常熟的一座山,山腳下有言子墓,山上有座亭子叫“辛峰亭”。
    方塔公園:在方塔公園里有一座很高的塔,我們在方塔街上就能看見它,它是四方形的。公園里有銀杏樹、長廊、亭子、石階、小橋、石刻等建筑物。
    亮山公園:還記得我們小班秋游的地方是哪里嗎?對了,就是亮山公園。你在亮山公園里看見過什么?(亮山湖、草地、亭子、噴泉、動物園等)。
    沙家浜:在沙家浜風景區(qū)里種了很多的蘆葦,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種蘆葦嗎?(向幼兒簡單介紹原因)在沙家浜,還有一個“春蘭茶館”呢!
    尚湖:你們去過尚湖嗎?尚湖風景區(qū)里有什么?
    三、繼續(xù)欣賞ppt,了解常熟的一些特產(chǎn)。
    1、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常熟的一些有名的風景,其實常熟還有很多特產(chǎn)呢!你們知道什么是“特產(chǎn)”嗎?(特別有名的產(chǎn)品)常熟有哪些特產(chǎn)呢?(幼兒自由表述)。
    2、播放ppt:陽澄湖大閘蟹、桂花酒、叫花雞、綠毛烏龜?shù)?,引導幼兒認識。
    3、師:你還知道常熟其他的特產(chǎn)嗎?
    四、學念方言兒歌《常熟好地方》。
    1、師:關于我們的家鄉(xiāng)常熟,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學學吧!
    播放音頻,帶領幼兒學念兒歌。
    家鄉(xiāng)的橋教學設計篇十七
    活動目的:在觀察、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活動中,加強對課文的學習和運用,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活動年級:一年級。
    活動動員:美麗的小山村讓我們向往,船多、橋多、歌多的水鄉(xiāng)讓我們迷戀,我們的家鄉(xiāng)哪里美?我們的家鄉(xiāng)什么多?讓我們走出校園,仔細觀察,認真搜集,也來展示一下我們的美好家園吧。
    “我們的家鄉(xiāng)哪里美?我們的家鄉(xiāng)什么多?”是從教材中提出來的問題,學習《小山村》、《水鄉(xiāng)》后,將問題引到“我的家鄉(xiāng)”。通過綜合學習活動,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自己的家園。情境設置有由此及彼的過渡特點,是吹響以課內向課外延伸的號角。
    活動安排:
    1、當個小畫家:家鄉(xiāng)的天藍嗎?地綠嗎?……細心觀察,把你最想畫的畫出來。
    3、學做小詩人:《水鄉(xiāng)歌》中,詩人筆下的水鄉(xiāng)令人神往,你也當個小詩人,認真去觀察,仿照《水鄉(xiāng)歌》遍一首小詩,把我們的家鄉(xiāng)描繪出來吧!
    4、家鄉(xiāng)集錦:我們的家鄉(xiāng)是個小山村,與水鄉(xiāng)不同,不同在哪里呢?有什么特色?留心觀察,把不一樣的,如果是特產(chǎn)可以挑選出來,如果是景物可以畫下來,如果是圖片可以收集起來,合作搞個家鄉(xiāng)集錦。
    活動過程?:
    學生利用雙休日和課余時間,走進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有的畫畫,有的作詩,有的打聽家鄉(xiāng)故事,有的搜集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圖片?;蛳ば挠^察,或耐心打聽,或到處收集,或三五成群,或獨自活動。
    家鄉(xiāng)歌。
    家鄉(xiāng)什么多?
    房子多,
    這一座,那一座,
    座座房子排排坐。
    家鄉(xiāng)什么多?
    南果多。
    東一片,西一片。
    片片南果壓枝彎。
    家鄉(xiāng)什么多?
    車多,
    農(nóng)用車,公交車,
    來來往往如穿梭。
    家鄉(xiāng)什么多?
    人多,
    這兒有,那兒有,
    大家都是好朋友。
    活動交流:
    1、學生將描繪的畫貼在黑板上,用手中的筆描繪出了心中的家鄉(xiāng)。
    2、學生講家鄉(xiāng)的故事,有的是聽來的,有的是從書上讀來的,都是對家鄉(xiāng)的認識和看法。
    3、展示詩作:有些喜歡寫詩的學生,用自己稚嫩的語言,編寫了屬于自己的歌。
    4、家鄉(xiāng)集錦:有的學生搞了小小圖片展,并用彩筆做了點綴,這是出自他們靈巧的小手,有的學生拿來了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花生、甘薯、玉米粒、南果梨……這是他們精心合作的結果。
    本站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