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熱門21篇)

字號:

    讀后感是通過對閱讀材料的思考和感悟,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概括和評價的一種文字表達。讀后感不僅要表達自己的看法,還應(yīng)該注重論述的邏輯性和思維的清晰度,使讀者更容易理解。5.接下來是一些優(yōu)秀讀后感的分享,希望大家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和靈感。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一
    《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它是古代勸善書中的名片,內(nèi)容涉及四個方面的訓(xùn)誡,即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強調(diào)的是人的命運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一生成敗完全取決于自身所作所為,所謂“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贝藭€值得一看。
    我們是在李老師的帶領(lǐng)之下進入到這本書中的,以前,我總認(rèn)為文言文一點意思都沒有。還非常難懂,繞口。可當(dāng)我真正的用心去理解文章內(nèi)容時,卻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好處:用白話要說一大堆的話,用文言文一、兩句就搞定了,而且越讀越有味道。
    這么多的句子,都使我印象非常深刻,有這樣一句話是我有很多感觸: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為抉剔;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次風(fēng)雷之所為益也?!蔽业睦斫馐牵阂恍┬〉膲牧?xí)氣,可能在你眼里不算什么,但如果不立即剔除就會引起許多事端;大的惡習(xí)要馬上徹底丟掉。如果有一絲猶豫,以后的惡果只有自己吃了。不論什么惡習(xí),就馬上改掉,或許現(xiàn)在不算什么,長大后便會有居多壞事都來找你。就如手指里扎了一根刺,如不馬上清除,化膿、流水,最后可能導(dǎo)致整個手會廢掉。一個小惡習(xí)會影響多大的事?。?BR>    《了凡四訓(xùn)》讓我找到了讀文言文的樂趣,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讀多看《了凡四訓(xùn)》!就算看不懂也不要緊,要慢慢去摸索。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二
    《了凡四訓(xùn)》總共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立命之學(xué),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講了自己小時候被算命先生算命,算到作者一輩子的造化。這個觀點我是不認(rèn)同的,我一直對算命這個說法很反感。后來云谷禪師傳授的改變自己命運的道理,就是多行善。行善無大小,只要有心,處處可行善。
    改過之法,要有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真正能達到這樣思想境界,如此徹底的人又有多少。許多人知道自己有過,往往抱著僥幸心理,或者想著這次做了,下次就不再做?;蛘咧烙羞^,遲遲沒有付諸行動。我想,只要覺察到自己有過,哪怕沒有像作者說的那樣勇猛徹底到位,只要每天每次改一點點也是好的。
    積善之方,指做善事的各種方法方式。作者講到了真善和假善之分。善的偏、正,半、滿,大、小之分。真善和假善,有時很難區(qū)分。行善時需要對善事仔細(xì)考察分析,才能分辨。我回顧自己的助人,有些表面上是幫助他人,但結(jié)果反而是使他的結(jié)果更壞。常人很難分辨。以后做善事,多留一份心,多覺察。
    順其自然地幫助別人,大概有十種:1、與人為善2、愛敬存心3、成人之美4、勸人為善5、救人危急6、興建大利7、舍財作福8、護持正法9、敬重尊長10、愛惜物命。
    其中與人為善,感觸比較深。與我家先生相處十幾年,受他最大的影響就是與人為善。認(rèn)識他之前,我看到的別人,大多是懷疑,不信任,帶著敵意。覺得別人都是不友善的。
    記得十年前的某天晚上,我們的汽車在路上被人追尾,對方司機是個滿身酒味的五十多歲男人和他的妻子,我感覺自己的車無緣無故被人追尾,仗著得理對對方夫妻一通指責(zé)抱怨發(fā)脾氣,而我的先生卻是溫和的教對方如何打保險公司電話,如何打交警電話等等一些安全注意事項,當(dāng)時的我是不理解的。最后在交通事故處理完,對方妻子說:“看在你老公的份上,要怎么賠償我們都會配合,如果是你,我們就不賠你。因為我先生的行為,讓后續(xù)理賠的事情順暢許多。我自慚形穢。
    謙德之效。謙虛使人進步。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三
    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dāng)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zhǔn),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來,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彼卮鹫f:“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痹乒榷U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彪S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dǎo),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這正是《了凡四訓(xùn)》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訓(xùn)》與佛經(jīng)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yīng)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fā)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xiàn)在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fā)心發(fā)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xùn)誡一直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xùn)》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绊毷刮掖嫘闹菩?,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fā)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yè)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边@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縱覽《了凡四訓(xùn)》一書,才發(fā)覺它不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有應(yīng)對人生、處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在反復(fù)品讀《了凡四訓(xùn)》一書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中的種種陰霾。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四
    那還是得從去年的11.23說起,在這天陽光明媚的午后,先和sisi一起去參加校友會的羽毛球比賽,因為自己懶惰,起得太晚,導(dǎo)致過去后,比賽已經(jīng)結(jié)束,無聊之際,就過去看了看東湖。
    看完湖后,想著時間不能浪費啊,就跟sisi一起去省圖書館看書,本來計劃是過去上自習(xí)的,但人很多,沒有空座,就想著隨便找本書看看。
    那看什么書呢?跟sisi一起在圖書館2樓轉(zhuǎn)啊轉(zhuǎn)啊,不自覺的轉(zhuǎn)到了“國學(xué)/哲學(xué)”區(qū)域,我就看到了這本書,書皮很舊,看上去有很多年了,之前就聽過這本書,但一直沒看過,所以就拿起來看看。
    sisi同學(xué)選了本《情緒的力量》,我選了這本《了凡四訓(xùn)》,我們在靠近2樓樓梯的地方,找了個空閑的沙發(fā),就坐下來開始看了起來。
    讀著這本書,似乎幫助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這本書的開頭,凈空大師做的解讀,上面寫著:
    “讀此書可斷人雜念,消除煩惱,增長智慧,進而使人勇猛精進,面目一新,凡欲改造前途命運,獲取長久幸福的人們,不可不讀此書。”
    這本書多么適合當(dāng)下的我啊,每天想著許多東西,害怕?lián)脑S多東西,心內(nèi)被這些雜念所累,身心都很疲憊。
    帶著開頭上面的話,滿懷期許的看下去,越看覺得這本書真好,好像就是一位智者在我面前,對我耳提面命、諄諄善誘,告訴我哪里做錯了,哪里做的不對了,本著“利他思維”,我既然從這本書中或多或少的學(xué)到了一些東西,那么我就應(yīng)該把我學(xué)到的,分享出來,讓更多人收益。
    我理解下來,最關(guān)鍵的有幾點,下面會一一來說明。
    1
    關(guān)于佛學(xué)。
    第一點想寫到的,就是關(guān)于佛學(xué),這本書是凈空大師來注釋的,凈空大師結(jié)合佛學(xué)對《了凡四訓(xùn)》做了很細(xì)致的剖析。
    我之前對于佛學(xué)很不了解,也會犯一般人都會犯的錯誤,自以為是,對于自己不了解的東西就很快急著否定,覺得這東西不以為然,缺乏了對未知東西的敬畏。
    之前我一直覺得,佛學(xué)不科學(xué),是對別人來洗腦的,但我通過凈空大師的注解,非常皮毛的了解了佛學(xué)的基礎(chǔ)理論后,甚是驚艷,原來佛學(xué)是這么有邏輯的一門哲學(xué)。
    我們單位董事長是一名佛教徒,他給我們集團確定了3個一切的企業(yè)文化,分別是:
    “一切歸因于己、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之前,我對于這3個一切理解很淺,反正覺得是董事長定的,就嘴上經(jīng)常提一提嘛,看過這本書后,確實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
    佛家講“莫向外求,向心而求”。外部的條件,任你怎么苦苦求索,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這一切都是定數(shù),而唯一的不定數(shù)就是你自己的內(nèi)心,你之所以是你,你之所以現(xiàn)在的你,是因為你的內(nèi)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你改變了你的內(nèi)心,你就成為了另一個自己,那你就變化了,那一切就都變化了。
    這真的太對了。
    當(dāng)我們習(xí)慣性悔恨于過往、習(xí)慣性抱怨于現(xiàn)在、習(xí)慣性憂慮于未來,我們要思考一下,既然一切已發(fā)生、當(dāng)下、未發(fā)生的,都是外部環(huán)境,都無法被改變,那我們?yōu)楹芜€要掙扎于其中呢,我們就立即改變自己的內(nèi)心不可以嘛,我們就改變我們能改變的不可以嘛。
    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向心而求,有求必應(yīng)!”,可能您的生活真的會有改觀。
    2
    關(guān)于命運。
    《了凡四訓(xùn)》對于命運做了很好的論述,其中,凈空大師又用我們現(xiàn)代人能明白的語言再次論述了下。
    命運是可以被改變的,你現(xiàn)在的命運,是因為你過去的因造就的,你未來的命運是會被你現(xiàn)在的因來改造的。
    所以,少作孽,多行好事,多種善因,才能多結(jié)善果。
    因果循環(huán),這個是逃不出的定論,我們必須清晰的認(rèn)識到這一點,不能看到壞人不受惡報,好人沒有善報,而對因果失去敬畏,不去種善因,這都是錯誤的,你看到的只是你看到的,因果規(guī)律是宇宙的定論。
    所以,古人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話是真的對,不管如何,就是多做好事,時間長了,會有變化的。
    3
    關(guān)于利他。
    《了凡四訓(xùn)》和佛學(xué)都有一個明確的觀點,那就是“利他”就是“利己”,你利他了,一定最后都會利己的。
    這個觀點已被無數(shù)事例證明了,這里我就不列舉具體的事例了。
    那我們普通人怎么來“利他”呢?我看了書后,書中主要提到了3個方面。
    「法布施」就是傳播智慧,傳播正確的知識、道理和見解,你知道的道理,對的,正確的,你應(yīng)該告訴別人,像孔孟之道、老子莊子等,他們把自己的見聞知識無償?shù)膶ν庑v,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這就是在做好事啊,這就是在影響別人啊,勸人向善,勸人進步啊。
    我一直在各個平臺上,書寫文章,自己思考的,想的,盡可能對的,都全部寫出來,不遮不掩,希望讀到人都能進步,我理解這也是一種在我現(xiàn)有能力下的「法布施」吧。
    我會持續(xù)做下去,盡可能對的觀點、知識和見解,都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財布施」就是廣播善財,盡自己能力用財務(wù)去做好事,這點上面我做的不好,不給自己找借口,歸因于己,自己要多賺錢,多控制好自己的花費和欲望,后面能夠有好的「財布施」的機會。
    「無畏布施」就是傳播勇氣,你去激發(fā)別人,給別人力量,給別人勇氣,讓別人無畏勇敢起來,在你的'鼓勵和加油下,能夠無畏的生活下去,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這真的能做到,那成就很大,你給予別人改變自己、改變生活的勇氣,這太厲害了。
    那「無畏布施」怎么做到呢?首先你自己得先是個極其勇敢、極其正面、極其樂觀的人,只有充滿勇氣、充滿正氣、充滿樂觀的人才能有余力把勇氣、正氣和樂觀分享給別人。
    反思自己,我現(xiàn)在不是這樣的人,我還常常抱怨、常常自怨自艾、常常沉浸在過往的痛苦中、常常沉浸在當(dāng)下的業(yè)障困擾中,渾身充滿了負(fù)能量,我這樣怎么能去鼓勵別人呢,現(xiàn)在的我怎么能有資格去激勵別人呢,所以,我要馬上改觀,從內(nèi)心去改觀,期待那個正面、無畏、勇敢的少年能夠盡快回來。
    總結(jié)下,《了凡四訓(xùn)》是值得反復(fù)翻閱的書籍,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人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迷茫,沉浸各種各樣的困惑,當(dāng)你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不知道未來怎么辦的時候,請讀一讀這本書。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五
    之前聽同學(xué)講解了了凡四訓(xùn),大概了解了一下內(nèi)容,這本書貫穿的一個理念就是向內(nèi)求,持續(xù)不斷的做好事,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當(dāng)時聽了同學(xué)的講述心里覺得太神奇,我立刻下單買了這本書。
    本書從四個方面,闡述作者的觀點:1.立命之學(xué),聽命但不放棄自己,幫助別人,莫問前程,自己多努力,不要把命運定在別人手里。教育孩子,每天都要不斷反省自己,反復(fù)思考,盡力去做踐行,行動大于一切,先完成再完美。
    改過之法,一個人活著,要有三心,有羞恥心,進畏之后,勇猛的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靜,堅持不懈的努力精進,發(fā)奮圖強,改過自身,努力向上生長。
    積善之方,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成人達己,與人為善,成人之美,舍得付出,愛惜物命,看到別人做好事,就應(yīng)該去鼓勵,遇到困難,不要抱怨,轉(zhuǎn)變思路,除去自己的執(zhí)念。正心正念去做每一件事,不求改變他人,只求心安理得。
    謙德之效,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家落后,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想著利他,努力向身邊優(yōu)秀的人學(xué)習(xí),必將可以改變自己的一生。
    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做冥想,讓自己處于一種正面的心態(tài),提升自己的心智,讓自己過的更快樂!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六
    春秋時期,有很多的“先知”,他們通過觀察一些人的行為習(xí)慣就能判斷出他接下來的禍福吉兇,《左傳》里記錄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一個人做的好事多,就有福澤,壞事多就有災(zāi)難。
    相對于做好事來講,不做壞事更容易一些,所以更正自己已有的錯誤,是獲取福報的第一步。
    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了凡認(rèn)為,欲要改過,一定要有三顆心,一是羞恥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發(fā)勇之心。
    王陽明曾言自己的學(xué)說是“致良知”之學(xué),這個致良知就是羞恥之心。匪盜被王陽明關(guān)押起來,讓他們脫掉衣服的時候,他們依然會不好意思,這就是羞恥心。
    所謂敬畏之心,就是說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舉頭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會太出格。
    第三個是發(fā)勇之心,就是說,人意識到錯誤之后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xiàn)出來,要勇于改正錯誤。
    比如,意識到每天熬夜是一種壞習(xí)慣,知道不對,但是就是不改,這樣是萬萬不可取的。天下沒有完人,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錯誤,我們要做的就是時刻反省,努力更正。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七
    時間過得真快,知道這本書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是在20xx年看一本書水清老師推薦的。也是信仰的力量和吸引力法則引導(dǎo)我和這本書遇見吧。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覺得古人的書其實隱含著很多智慧??梢远嗫催@些書,也也比那些流行的,熱銷的書籍有更多更本質(zhì)的大智慧。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到應(yīng)該順勢而為。然后,我是想去找以前20xx年三月份叫一個同學(xué)堅持,不要棄考。但是他認(rèn)為已經(jīng)遲了,現(xiàn)在開始復(fù)習(xí)是無用的,白費力氣。因為20xx年擴招,是有很多可能的,但是他并沒有領(lǐng)情,還是很冷漠地說,“關(guān)你什么事,又不是你的的錢報名,浪費的又不是你的錢?!币驗橛X得自己又被傷害到,特別的深刻,那時候還截圖在筆記上記錄這次對話,告誡自己不要過多關(guān)心別人事。
    我在收藏夾里面并沒有找到那次對話,卻看到兩年前看《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時做的筆記。
    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這一段確實應(yīng)驗成語講的,「自求多?!?。而且如理如法地求,決定每個人都求得到,這樣才叫真理。真理沒有說一個人做了有,另外一個人做了沒有,這個就不叫真理。而關(guān)鍵在哪?堅定不移的意志。人假如常常換志向,那就很難達到。「君子立志長,小人常立志」,就很難達到。所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志于功名必得功名,志于富貴必得富貴。人有志,就像樹有了根,立定這個志不改變,而且還不斷地積功累德。
    『須念念謙虛』,保持這個謙虛的態(tài)度。
    『塵塵方便』就是處處與人方便,
    「與人無爭,與世無求」為人設(shè)想,不與人爭,
    『造福由我』這樣的修養(yǎng),這樣的積德累功,自然感動天地,而得到福報,
    這個和自己轉(zhuǎn)筆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真的喜歡,平時有空就練習(xí),那么就可以練會。例如下五子棋的二年級學(xué)生小悅同學(xué)(她的智力是機構(gòu)上比較低),她想超過老師,她是每天去挑戰(zhàn)老師,然后一次次失敗中進步。一個學(xué)期下來,她后來真的是機構(gòu)上下五指棋最厲害的。的確有時候我都輸給她了。
    我們都喜歡謙遜的人。
    圖片要相信,然后才能行動,然后才能有所收獲。祝自己可以如書中說的那樣。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八
    我親愛的朋友:
    善,很小,可以從身邊做起。
    這兩天在看一本書《了凡四訓(xùn)》,雖未讀完,深有感觸,受益良多。好的東西,想和身邊親近的朋友,同共受益。我建議兩件事情,您如果愿意的話,可以試著去做一下。能做到的話,您可以嘗試去堅持一下。能堅持一段時間,您可以嘗試堅持下去,堅持更長的時間。如果您做到了,您的孩子也會受益匪淺,乃致終身。
    一是節(jié)約糧食。
    二是不吃有恩于人的動物,戒一種肉。比如狗肉、牛肉、羊肉。
    人的樣樣種種,都是從天地自然索取而來,而無一回報。谷物糧食乃天地自然,給予人得以生存的恩賜。我之淺見,珍惜糧食,就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對自然的回報。而對食物的浪費,其實是生活中最容易發(fā)生的小過失,但也是最容易改善的事情,一日三餐稍加留意,就可以讓這種損耗福報的小過失,成為累積福德的善舉。狗、牛、羊,戒一種肉。全素艱難,戒一種肉是易行、能行之善。每一個生命都愛惜自己的生命,動物雖死,但被殺的怨恨不死,食其肉,如食其怨。食之愈多,身體內(nèi)存在怨恨、毒素愈多,最終會使自身的健康受到損害。
    了凡先生自幼家貧,與寡母相依。少年時遇一老者為其算命,五十三歲終,無子。中年時遇一禪師,禪師說:只有平凡庸碌的人,才會被生命定數(shù)拘束而無法超越。極善之人,福德隨其行善而日增。所以命數(shù)不定。極惡之人,原本可能有的福德反而隨其行惡而曰趨折損,所以命數(shù)也不定。了凡先生之前的人生一一如老者所言,絲毫不差。聽了禪師之語后,發(fā)愿做善事三千件,三千件完后,復(fù)又發(fā)愿三千件、一萬件。如此力行向善,命運得改,安然度過五十三歲,并得一子。在六十九歲寫下此書以警示兒子,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何趨吉避兇,讓不好的事情遠離自己,就是從身邊的小善累積起來而獲得的。這是就是我所得到的益處。午飯時讓兒子吃完粒米,不剩絲毫。隨后兒子上學(xué)了,便萌生此念,是不是應(yīng)該勸告身邊親近的人,而寫此信,如有冒犯請您諒解。
    愿我的朋友健康平安。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九
    暑假去了西安的終南山,父母認(rèn)識一位讓我們?nèi)叶己芫粗氐陌桌蠋?,他送給我家一本書,書名叫《了凡四訓(xùn)》,并囑咐我們認(rèn)真閱讀。我認(rèn)真讀了好幾遍,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我學(xué)到了書本上沒有學(xué)到的知識,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看完這本書的心得。
    《了凡四訓(xùn)》,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得告誡書,被稱為“中國歷史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書”。這本書中,了凡先生以畢生的學(xué)問和修養(yǎng),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誡兒子不要被命運束縛,命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
    這本書包含了“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方”四訓(xùn)。這里主要說了,了凡先生自幼喪父,母親讓他棄學(xué)從醫(yī),學(xué)醫(yī)可以養(yǎng)生,也可以救人,了凡先生聽從了母親的意見。有一天,他去慈云寺遇到了一位老者,姓孔,云南人,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孔先生告訴了凡先生命里為官,并告訴他“你縣考可以考第十四名,府考可以考第七十一名,提學(xué)考可以考第九名?!钡诙炅朔蚕壬s考,結(jié)果孔先生的話都一一應(yīng)驗。孔先生還告訴了凡先生,他以后是個大官,五十三歲那年因病而終,可惜沒有孩子。了凡先生相信了孔先生的話。知道自己五十三歲就要死了,所以了凡先生也無所求,無所思了。每個人生下來都不是圣人,哪里沒有過錯的呢?了凡先生決定從今天起改掉過錯,每日行善。了他做了很多好事,包括做官時,減免稅負(fù),關(guān)心百姓疾苦,是百姓敬重的好官。最后了凡先生不但有兒子,而且還活到了七十多歲。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就是說樂于助人,好施舍的人,這樣才能把壞的命運變成好的命運。了凡先生告誡后人要有善心德心孝心。作為一個小學(xué)生更要學(xué)會這些。什么是善心,就是要樂于助人;德心我認(rèn)為就是做一個有道德,公有德心的人。比如很多人會亂丟垃圾,我絕對不會亂扔垃圾,現(xiàn)在40度的高溫,清潔工爺爺奶奶們冒著酷暑,在烈日下清掃大街,我請求所有人不要再隨地亂扔垃圾,有的開車的叔叔阿姨會把垃圾隨手扔在大馬路的中間,他們就沒有德心,清潔工們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撿垃圾,只要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給別人一份愛心;以后不管在哪里吃飯,我絕對不會浪費糧食,在學(xué)校吃多少打多少,不能吃不完就倒掉,因為,在山區(qū)偏遠的農(nóng)村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中午都沒飯吃,我希望可以盡我小小的力量幫助到他們;孝心,就是知道孝順父母,知道感恩。感恩我的家人把我?guī)У竭@個世界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老師教我們學(xué)習(xí)知識,上課認(rèn)真聽講,不讓老師操心。
    日日謙善,日日進步;這個是我以后必須每天都要做到的,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讀懂這本書,并明白書中的真諦。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
    ”命由天做,福自己求”了凡先生的人生,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一生過的簡單,卻又快樂。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后,很坦然的`向自己求福,最終得到了很好的福報。若不反躬內(nèi)省,而途向外馳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每個人的喜好,特長都不同,職業(yè)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錯的,發(fā)揮優(yōu)勢,最終會有好結(jié)果的,一個人要想成功,內(nèi)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我自認(rèn)為自己身上還有很多浮躁的東西,要想改變命運,就要努力去改正!
    一個人如何才能改過,了凡先生告訴我們?nèi)齻€心:
    一,知恥心,當(dāng)一個人有了知恥心,那么改過就不難了。
    二,發(fā)畏心,凡是作惡的人,大多沒有畏心。
    最后一點,改過的勇心。
    勇于改正錯誤,戰(zhàn)勝自己的勇猛之心。我們要改過,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還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改正,改變自己需要勇氣和決心。
    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積陽德,做了好事別人都不知道的叫積陰德?!读朔菜挠?xùn)》告訴我們?nèi)绻憬裉炜吹揭粋€需要你幫助的人,你沒有去幫助他,那么有一天,當(dāng)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指望誰來幫助你呢?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積極地去做善事,不要擔(dān)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這么做,那將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
    “滿招損,謙受益”我們常能看到這樣的話語,我們小的時候,老師就叫我們要謙虛,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你們看秋天麥田里成熟的麥穗是不是都低著頭的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它們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實,而那些高高昂著頭的麥穗全都是腹中空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謙虛,真正的大師,都是謙虛的人,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低著頭,多聽取別人的批評指教,才能進步,才能成為正真的大師!
    我讀了《了凡四訓(xùn)》兩遍,只是粗略的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
    1、每天反省自己一天的過失,記在本子上,經(jīng)常拿出來看。
    2、改掉自己急躁的脾氣,凡事慢三拍,要發(fā)脾氣時要告訴自己,忍?。?BR>    3、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這樣才能寬容。
    4、凡事都要想到兩面性,全面的看待問題,保持平常心。
    5、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幫助別人。
    6、不斷的補充知識,充實自己。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一
    《了凡四訓(xùn)》深為曾國藩、稻盛和夫等東方哲學(xué)家的推崇厚愛,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為人入世最樸素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敬天畏人、積善修德!
    書中講了君子要立命、改過、積善、謙徳!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nèi)外雙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內(nèi)??;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聞而不怒,雖讒焰熏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
    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幡然舍己而從之,且為艷稱而廣述之?;莶辉诖?,赴人之急可也。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由我。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二
    我在高中時讀的《了凡四訓(xùn)》,當(dāng)時就對其中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觀點有深深的認(rèn)同感。長期以來,我總是對這世界上的種種不公平很深的厭惡,因為我自己也因為戶口和其他原因遭受到了種種我自認(rèn)為不公平的待遇。我真的不愿意承認(rèn)這些不公平與生俱來。對不公平的思慮使我成天神魂顛倒。因而《了凡四訓(xùn)》給我提供了思想的出路。
    《了凡四訓(xùn)》告訴我們,命運雖有定數(shù),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唯一改變命運的辦法,就是去行善,就是去布施。
    也許你會不同意這個說法。很多惡人也是家財萬貫啊,對吧。但是我想說,即使這是不對的,我信它至少沒有壞處:一旦我相信了這個觀點,那么我便不會再作惡。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的惡果會作用在我自己身上,因而,社會會少一些作惡的人。
    按照佛家的說法,行善,即布施,有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布施三種。法布施是將善知識傳授給他人,讓他人心生歡喜。財布施,顯而易見,就是將自己的財富貢獻給他人。最后的無畏布施,是安慰眾生,是他們脫離對事物的恐懼。
    行善看似很簡單,分類也的的確確很簡單。但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對行善踐行卻告訴我,行善并不是那么容易。原來我總是以為,給別人講講題,幫他們答疑解惑,便是行善,便是布施,而且還是果報最多的法布施。作為學(xué)習(xí)比較好的我來說,這也不難。但是隨著學(xué)習(xí)負(fù)擔(dān)的加重,加上進入清華后排名的落差,讓我很難適應(yīng)。我找不到行善的機會了。
    真的沒有了么?
    還是,我的我執(zhí)心讓我必須要比別人強,才有時間,才有心情,去布施?
    然而布施不是居高臨下的。
    進入清華以后,我的我執(zhí)嚴(yán)重到連和他人交流都有問題的地步。我經(jīng)常獨自一人,經(jīng)常在腦海里翻山倒海一樣想著自己的事。我太自命不凡了,然而在一群優(yōu)秀的人里,我失去了自己的站位。我剛剛意識到這一點,但愿意識到會加速問題的解決吧。
    最后我想引用我們高中化學(xué)老師的一句話:如果你們以一個平凡人的心態(tài)去做事情,那么你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三
    了凡四訓(xùn)不得了,啟發(fā)很大,教人行善。
    我接洽到了seo賺錢模式,發(fā)現(xiàn)破命之說跟seo賺錢的模式有著很大的類似性。
    seo呢,你首先選好你要做什么產(chǎn)品,什么詞,這是第一步,定位。第二步就是去建網(wǎng)站,天天更新文章,外鏈做優(yōu)化。等時光到了,取得了良好排名之后,實現(xiàn)盈利。
    而立命呢,你首先許下宿愿,許下命,這是第一步,立命。第二步就是每天去行善,多做善事,等功德積夠了,你所盼望的命,天然可能實現(xiàn)。
    以了凡的觀點,行善積德,是立命的方式。假如說,我們相信了凡所說,那項轉(zhuǎn)變運氣的,就去行善積德吧,還有一點要說的是,我們這一輩的父母們大多都相信命運數(shù)理,他們初一十五拜神禮佛,愈甚者逢三六九都拜神禮佛。都是為了子女們積德。子女們這一輩大都相信無神論且不說,不積陰德也不說,就是千萬不要總是去積惡,把父母們辛辛勞苦為你求來積來的善德都抵過掉了。
    我們家是逢三六九拜神的,我媽說過,在以前,你們小的時候,我只是初一十五有拜神明,但是當(dāng)初,兒女們都出去外面了,我就開端逢三六九也拜神念心了。不外我媽也很愉快,由于還真的,有多事件都是心想事成的。
    我呢,我個人,從小到大,你們也曉得,咱們這一輩是在新中國的無神論下長大的,從小就崇尚西方,不相信有鬼神之說。但是,越長大,我是越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聽過了太多的事,不禁你不相信,而且,你會發(fā)明,年紀(jì)越大的人越信任這種貨色。我是屬于相信型的,然而與孔夫子一道的立場,敬而遠之。
    同樣那句話,如果你見過我所見過的,聽過我說聽過的,經(jīng)歷過我所閱歷的,你就會批準(zhǔn)我的觀點。所以不要妄加批駁。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四
    讀了知過,認(rèn)識了知過,那我就談?wù)勎业母邢?,知過有知道過去的意思,往深了里講還有一點,就是知道自己過去所犯下的錯誤,換個角度可以說,知過等于反思。在了凡四訓(xùn)里云谷禪師問了凡,你應(yīng)不應(yīng)該有兒子?了凡回答,不應(yīng)該。在古時候生兒子是很重要,光宗耀祖就夠這個,現(xiàn)在了凡回答了不要,就說明他首先很誠實。
    其實他能充分的了解自己的錯誤,并能詳細(xì)的把每一點列舉出來這需要勇氣,而了凡就具備了這一點,這為他的將來成就奠定了基礎(chǔ),也為改命劃下了起點。其實按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了凡的那些錯誤并不是很大的錯誤,但了凡卻很重視它們,現(xiàn)在我就一一列舉說明。一開始他先說了自己福薄,不是當(dāng)官的料,因為當(dāng)官不是給自己當(dāng)?shù)?,是給千千萬萬百姓當(dāng)?shù)模孕男匾_闊。然后他講了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這句話是說性情急躁,心急的人因為沉不住氣,所以做事毛燥,感別人一種毛手毛腳的感覺,這種人成不了氣候。
    然后他談到了直心直行,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耍性子,在那時對這種風(fēng)氣是很不看好的,當(dāng)然我并不是說這種風(fēng)氣在現(xiàn)實社會里好,除了女孩子以外,如果一個男性經(jīng)常性的鬧脾氣,我想周圍不會有人喜歡他的,相對的就是輕言妄談,也就是說話要穩(wěn)重,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下一點是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這一句是說地下不干凈會長東西,會生五谷雜糧;水要是太清了就沒有魚。為什么?魚在清水里,它也知道會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會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說地里頭很干凈沒有穢物,是不會生長植物的。而了凡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想說的是有潔癖的人也是不好的,要把握到“中”這個度。最后一點是和氣能育萬物,我想這點大家都有體會,你對人好,別人對你好,這是相對的。
    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前面說的那些是講存心的,后面則從生理上說為什么不應(yīng)該有兒女。喜歡強出頭,喜歡喝酒,晚上熬夜,這都是傷身之舉。
    通過以上的知過,了凡知道自己有這么多毛病,所以他開始懺悔,用佛門講就懺除業(yè)障,業(yè)障除掉如何除去呢,這就要通過修行,把毛病一點點的修正過來,只有知錯能能改才能有效,不然光知過有什么用呢。當(dāng)能把這些業(yè)障都一點點的解決了,那么改命就已經(jīng)開始,這是從內(nèi)向外的轉(zhuǎn)變,所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求人不如求已。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五
    我接洽到了seo賺錢模式,發(fā)現(xiàn)破命之說跟seo賺錢的模式有著很大的類似性。
    seo呢,你首先選好你要做什么產(chǎn)品,什么詞,這是第一步,定位。第二步就是去建網(wǎng)站,天天更新文章,外鏈做優(yōu)化。等時光到了,取得了良好排名之后,實現(xiàn)盈利。
    而立命呢,你首先許下宿愿,許下命,這是第一步,立命。第二步就是每天去行善,多做善事,等功德積夠了,你所盼望的命,天然可能實現(xiàn)。
    以了凡的觀點,行善積德,是立命的方式。假如說,我們相信了凡所說,那項轉(zhuǎn)變運氣的,就去行善積德吧,還有一點要說的是,我們這一輩的父母們大多都相信命運數(shù)理,他們初一十五拜神禮佛,愈甚者逢三六九都拜神禮佛。都是為了子女們積德。子女們這一輩大都相信無神論且不說,不積陰德也不說,就是千萬不要總是去積惡,把父母們辛辛勞苦為你求來積來的善德都抵過掉了。
    我們家是逢三六九拜神的,我媽說過,在以前,你們小的時候,我只是初一十五有拜神明,但是當(dāng)初,兒女們都出去外面了,我就開端逢三六九也拜神念心了。不外我媽也很愉快,由于還真的,有多事件都是心想事成的。
    我呢,我個人,從小到大,你們也曉得,咱們這一輩是在新中國的無神論下長大的,從小就崇尚西方,不相信有鬼神之說。但是,越長大,我是越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聽過了太多的事,不禁你不相信,而且,你會發(fā)明,年紀(jì)越大的人越信任這種貨色。我是屬于相信型的,然而與孔夫子一道的立場,敬而遠之。
    同樣那句話,如果你見過我所見過的,聽過我說聽過的,經(jīng)歷過我所閱歷的,你就會批準(zhǔn)我的觀點。所以不要妄加批駁。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六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算過命的經(jīng)歷,不管是自己去算,還是父輩拿著我們生辰八字替我們?nèi)ニ忝?,這種現(xiàn)象從古至今都十分的普遍。同時我們在生活中也常能見到很多人在感概自己的故事時都會補上一句臺詞:這就是命吧!
    中國人的骨子里總有個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然而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又積極地大喊口號“我命由我不由天,事在人為”.所以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始終沒弄清楚,命由天定跟自我改變的關(guān)系。命運是什么?人的命運真的已經(jīng)注定了嗎?可以改變嗎?如果可以改,怎么改呢?直到我有幸讀到《了凡四訓(xùn)》這本一書,才終于找到了答案。
    《了凡四訓(xùn)》是我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主要是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來教戒自己兒子袁天啟,內(nèi)容分為四個章節(jié),于是叫《了凡四訓(xùn)》,也作為家訓(xùn)的方式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了凡四訓(xùn)》不僅揭示了命運的真相,提出了明辨善惡的標(biāo)準(zhǔn),也指明積善改過的具體方法及積善謙虛的種種效驗,同時還包含了儒家、道家、佛學(xué)中偉大的智慧和人生感悟。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七
    到此刻為止,《了凡四訓(xùn)》大概聽了有六次了,每次聽都有新的認(rèn)識。最初決定去聽,只是因為覺得好奇,此刻越來越感覺到:去聽課是一個多么正確的選取。
    首先,和諧友好的氣氛讓人感覺很舒服,沒有人要求你付出什么去得到這些教誨,你只管去聽就好了,并且那里的所有人都是友好的,不管是認(rèn)識的還是不認(rèn)識的,我相信這就是佛在心中的人的氣質(zhì)的自然流露吧,尤其是崔瑞同修,每次都忙著為聽眾們準(zhǔn)備吃的喝的,在此感謝她。
    再說說課堂,劉老師講課比較風(fēng)趣幽默,對其中道理的闡釋也做得很詳盡,同時,又不忘讓同修們共同參與,除了最初的讀ppt之外,還發(fā)動大家自己做ppt來講,這是對大家的信任與培養(yǎng),也讓我們學(xué)習(xí)的動力更大了。到目前為止,三個同修的分享和講解各有所長,劉亞斌師兄講課比較有激情,都是從自身找例子,生動形象,很勇于進行自我批評;韋澤睿師兄對理論的講解很到位,也找了很多資料,美中不足的就是有點小緊張;于寒松師兄的講解無論從理論到實例都很精彩,他謙虛好學(xué)的態(tài)度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觀眾;他們的共同點是,對佛教懷著虔誠的信仰與極大的熱情。
    之后再說說我,聽了幾次課之后,我開始對《了凡四訓(xùn)》有了大致的了解,這對我來說好處重大,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內(nèi)心很脆弱的人,有時候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一個做人做事的指導(dǎo)原則,無法處理一些壞情緒和心理問題,對過去的事情不能釋懷,對將來的未知又感到恐懼,敏感,多想,容易受傷,愛抱怨,這一切,都讓我的生活變得很糟,雖然表面看不出什么來,這些只有我自己明白,自從開始聽課,尤其是每周二上課時與崔瑞和劉老師一齊談話,每次都給我以很深的啟迪,我的心漸漸變得平靜下來,我開始明白“內(nèi)心的平靜”是應(yīng)對一切最好的法寶,我也很贊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的道理,我相信我一向是一個善良的人,只但是由于自己欲望太多,自招煩惱而已,劉老師說,學(xué)佛教最基本的就是明白“因果報應(yīng)”這個道理,此刻我也就處于“最基本”的階段。對于《了凡四訓(xùn)》的原文,我承諾劉老師年前要讀夠三十遍,此刻我正在享受著閱讀的樂趣,真是“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我期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樣幸運,得以了接觸并了解《了凡四訓(xùn)》,能得到內(nèi)心的平靜,能過一種行善而快樂的生活。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八
    三年前,朋友送給我一本《了凡四訓(xùn)》,當(dāng)時讀完后,我半信半疑,覺得內(nèi)容迷信離奇,不足以信。后來,王小虎校長在大會上多次提及此書,讓我再次有機會拿起它,這次再讀后感受不太一樣,結(jié)合自己我談些自己的體會。
    作為老師,首先要修改自己的言,解決口舌爭端問題。不再隨意評論攻擊其他國學(xué)和玄學(xué)界的前輩和名人,如果有必要可以實事求是地做些中肯的點評。其次,對評論自己的人,善意的批評要接受,惡意的攻擊要不放在心上。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于給自己褒揚的人要知道感恩。
    陰陽五行的觀點是,一個事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總是有兩個方面,事物本身不具備善惡,善惡的評判取決于你的視角。這個視角往往又決定在時間和空間的位置。在適當(dāng)?shù)臅r間和合理的位置,人要口出恩言。
    其次,要解決身體不佳的問題。由于想的多傷神,說的多傷精,運動少導(dǎo)致脾無法運化而肥胖。
    解決的辦法,我將學(xué)生以6人以小組,分成8組,每組選出一位負(fù)責(zé)任的組長,當(dāng)我的教學(xué)任務(wù)偏重時,我可以吩咐組長去執(zhí)行,如平時的聽寫默寫,作業(yè)訂正,都可以由組長去檢查落實。每周至少四次的活動,比如游泳,打球,跑步等等活動。同時在課前也要進行一些唱歌練聲練氣放松心情的工作。
    根據(jù)五行學(xué)的觀點,人要得到一樣?xùn)|西,必然會失卻一樣?xùn)|西。很多人明明知道是錯,卻無法改過,不是沒有毅力,是害怕失去。改正缺點的同時會增加自己東西,但也會失去東西。因此在改過的時候,必須明白自己得到什么,失去什么。那種只有得到,沒有失去的觀點,不是陰陽五行學(xué)的理論,事實上也不存在。不過一般大眾比較喜歡聽。
    再次,要修煉自己的心境。用境法,配合自己上面的行為,這是內(nèi)修的方法。以準(zhǔn)提境作為自己護身符。如唐太宗說的:以境照人,可以整衣冠。以史為境可以知興衰,以人為境可以明得失。
    在《了凡四訓(xùn)》中,有個功過格,寫著他積善的過程記錄。還有一個就是準(zhǔn)提咒。很多人看了就過去了。其實這很重要,是他改命的三個方法之一。
    鏡子的功能是要求自己的心能像鏡子一樣,雖然印射出世界的萬象,但本身還是一層不染。就像我們說的五行可以有萬物類像,但五行本身的定義沒有變化。在生活中,主要表現(xiàn)為你要交接好的人,高尚的人,心里要想好的事,這樣你的心境就會美好。其次,就是如果鏡子出現(xiàn)了不好的東西,鏡子不會反對,它會接受。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看到了,遇到了不順利的境況,首先不是拒絕,而是接受。所謂風(fēng)風(fēng)雨雨都接受。再次,就是不要去擦鏡子,希望這個不好的像擦掉。要知道這個心像雖然在鏡子中,但要改變,還是要自己去處理。也就是大家說的,先接受它,再處理它,這樣才能放下它。
    如果你的心真能到了最高境界,境子中的像就沒有什么好和不好的區(qū)別,我們現(xiàn)在做不到,那么就多接觸好的東西。其實世間一切的美好,都是要用不好的東西成就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病方為貴,無傷不是奇,格中能去病,財?shù)搩上嚯S。最后,必須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認(rèn)知世界的方法。這樣才能根本方向上不犯大的錯誤,也才能靈活的處理各種關(guān)系,并知道自己的錯誤。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一切的決定以為是自己的,那么根本沒有辦法抵擋魔鬼的誘惑。如果生辰八字是你,那么大運流年都是你遇到的人和事,其中有好,有壞。大多數(shù)人到了這個時間段自然會認(rèn)為要這樣做,并認(rèn)為這是自己的意志。其實很多時候,是一種選擇。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成功,是為了成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使命。只要你能成長,那么獎品就是成功。我很欣賞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功宮正樹,他說:我下棋不是為了勝負(fù),而是為了追求棋道,因此總是認(rèn)真的下每一盤棋。
    好書不厭百回讀,今后的工作中,我應(yīng)把《了凡四訓(xùn)》作為教學(xué)、教育工作的指導(dǎo),常讀常悟,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十九
    在《了凡四訓(xùn)》中,了凡先生給的答案是,行善。
    全書宗旨在于“行萬善”。了凡先生說到,當(dāng)他需要實現(xiàn)某個愿望時,就發(fā)愿行善,行三千善,行萬善。
    為什么要行善呢?行善是為了積累陰德,積累福報,更簡單點來說就是自己做了那么多好事,內(nèi)心就不會有愧,人生也不會有什么遺憾。
    王陽明先生說,要致良知。致良知和行善,都是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心靈。大師的思想基本上殊途同歸。
    如果自己的心靈沒有養(yǎng)護好,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會走了樣。
    那怎么樣才是好的行善?
    是不是所有的行善都是好的?
    不一定,有時候你認(rèn)為自己做了好事,但別人不一定這么認(rèn)為。那怎么衡量?
    中峰和尚說:“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惡”
    也就是做了對別人好的事情的,是善良的;做了對自己好的事情就是惡。要是對別人,那么就算是打罵也是好的;如果對自己好,就算對人恭謙有禮,那也是不好的。
    就好比,只是簡單的把玫瑰插到土里,然后就不管不顧了,這不叫真正的行善。真正的善,是按植物生長規(guī)律,給予足夠的陽光及養(yǎng)分,讓它真正的生根發(fā)芽開出花,這才叫善。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二十
    讀此書,從她說起,一位宛若仙子的女子,與我甚是要好,20xx機緣巧合結(jié)緣佛教,20xx暑假回家鄉(xiāng)與她見面,言談間對生的從容、對死的坦然讓我刮目,臨別送我?guī)妆緯渲幸槐?--《了凡四訓(xùn)》,暑假期間得空細(xì)細(xì)品讀,頗有些許沉淀,借此機以為記。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chuàng)造。
    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dāng)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zhǔn),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來,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彼卮鹫f:“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痹乒榷U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彪S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dǎo),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這正是《了凡四訓(xùn)》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fā)心去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訓(xùn)》與佛經(jīng)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yīng)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fā)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xiàn)在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fā)心發(fā)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三、虛心使人進步,謙虛是成功的助力器。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xùn)誡一直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xùn)》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绊毷刮掖嫘闹菩?,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fā)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yè)者所必不可少者也。”這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路漫漫,把每一天當(dāng)成修行。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篇二十一
    明朝袁了凡是一個考功名后做了官的賢達,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深研究并指導(dǎo)自己做人做事。在老年寫下了四篇短文,當(dāng)時叫“戒子文”,把自己一輩子做人做事的心得體會寫下來,告訴自己兒子,訓(xùn)誡他兒子,也就是后來廣行于世的.《了凡四訓(xùn)》。他可以忽悠別人,不可能忽悠自己兒子,可想而知,這是他一輩子做人做事的成功心得體會,我們也應(yīng)該好好感悟并指導(dǎo)我們心靈修為和言行舉止。歷代很多賢達也非常推崇,也有很多詮釋,如印光大師、凈空法師都有講記。
    四訓(xùn)為:立命、改過、積善、謙德。
    什么是立命?就是自己把握自己命運。你這一輩子過得怎么樣?是幸福、安寧、踏實……都是你自己,外求永遠求不到。就是面對這樣的社會、單位、上司、下屬、父母、子女、老婆、老公……不管是好壞,這些對于你來說都是外在因素,你很難把握和改變,你只能調(diào)整你自己,你怎么應(yīng)對,怎么做人做事,怎么適應(yīng)這些既定的外在因素,并盡力促進外在因素改進。我們?nèi)松^價值觀首先得回到這個思維軌道。